大围山镇创新推出文物保护“点长制” 守护锦绶堂等26处不可移动文物

2021-07-15 10:53:22  来源:法制宣传志愿者网
分享到:

锦绶堂自3月初以来闭馆修缮,拟于6月中旬重新开放。(长沙晚报资料图)

  继“路长制”“河长制”之后,浏阳又在文物保护方面推出创新举措——“点长制”。记者近日从大围山镇获悉,该镇26处不可移动文物均已确定“点长”,以实现制度化、精细化、常态化的管理保护。

  大围山镇是湘赣边陲的一块红色热土,在册烈士就有1100多人,镇域内党史事件多、红色资源多,有不可移动文物26处,其中不少是革命文物,包括锦绶堂、上坪会议旧址、白沙刘家祠堂等“国保”文物。

  为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,大围山镇近日出台《文物保护“点长制”实施方案》,明确由镇党政领导担任各处文物的“点长”,镇村干部、民(辅警)、看护员、讲解员担任“点员”,对责任文物点的附属设施、安全情况、周围交通秩序、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。

  “屋面有没有漏雨?彩绘修复进展如何?……”14日,大围山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张宋姣又一次来到正在闭馆修缮的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——锦绶堂巡查。技术人员正在对藻井内的数十幅彩绘进行修复,墙上有些被覆盖的红军标语也在激光技术的“解码”下得以重现。

  据了解,连日来,在“点长”的带领下,大围山镇对各个文物点逐一进行了摸底清查、环境卫生清扫,添置灭火器40多个。在刘家祠堂,由于连日降雨,一面标语墙有渗漏痕迹,守护员紧急上报镇上和文物部门处理。

  除了文物内部,“点长”“点员”还要管外面,包括安全管理、交通秩序、绿化美化,甚至周边村民的建房、装修。锦绶堂数百米外有一家民宿,其装修风格基本符合正在规划中的锦绶堂红色文化旅游区的定位,但其因难买到小青瓦盖屋顶,想用塑料瓦替代。为此,镇村干部主动上门沟通,一起想办法解决好此事。

  大围山镇党委书记黄珍敏表示,在实现全镇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的基础上,将深挖“红色富矿”,讲好红色故事,做好“红+绿”结合文章,坚持生态立镇、产业强镇、文化兴镇,争当湘赣边乡村振兴新样板。(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)

(责编:nd0702)